雕塑在空间方面的发展变革

首页    带图新闻    雕塑在空间方面的发展变革

        雕塑是以立体的体量占有空间的,具有实实在在的长、宽、高的三维要素。即使将“时间”计为动感雕塑的一元,变成四维,但雕塑仍以实在的体量占有空问的特殊形式。区别于诸如绘画等二维平面艺术。
    在空问这一概念上,三维的主体雕塑的空间,根本上与二维平面的绘画所其有的空间不同。绘画的空间是根据透视学原理,运用明暗光形以及色彩色度所制造出的效果,给人视觉所造出来的感觉。一句话:绘画的空间仅仅是一种感觉,而雕塑却是实实在在地占有空间,故又被称之为“空间艺术’。如果不能充分地认识和理解空间的意义,也就无法真正地理解和认识雕塑,自然也就难以把握雕塑尤其现代雕塑理论并以此来指导创作。
    人类对空问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历程。最初只是朦胧地有所感觉,而重在形体的表现及其实用性。渐次有意识地认识到空间及空间在雕塑中的决定性意义,从而走向有意识地处理空问.最终进人积极地拓展空间、展示空问、创造空间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,一部雕塑发展史,即是在雌塑创造中不断对空间探索认识到理解和积极利用的历史。
    雕塑的空间可分为二类:一是雕塑本身所占据的实空间,二是雕塑形体四周所造成的空间效果即虚空间。雕塑形体与空间的关系是辩证的,即对立统一的关系。雕塑本身的体贫形态占据着空间,侵袭着空间.而空间反过来也影响着雕塑的形体。
    现代派的“雕塑革命.,实质上是通过对负空问的探索,达到一种对宇宙空间更深人更透彻的理解。这个“革命.的初始,可以追溯到罗丹、毕加索在空间上实践的贡献。而这场革命—雕塑空间的革命,是建立在20世纪最新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的。所以雕塑空间的苹命不是浮光流影般虚幻的或枝微末节的改革,而是一场形响深远的基于认识论坚实基础上的重大革命。
    20世纪之前的雕塑,仍以存在于周围空间的三度物体为特征来表现空间关系。虽然其早期强调
正面和体最,后期则强调空间的体验.但均脱不出这一程式。以西方古典雕塑为例,可以发现自古
希腊以来,艺术家们所创造的三大类空间形式,亦均如此。
    古希腊雕塑对人体动态逼真的模拟,打破了在此前雕塑作品僵化的格局,将艺术生命注人雕塑之中,创造了空前的自由的雕塑空间。《掷铁饼者》作为早期动态雕塑的代表,令人感到雕塑形体本身的节律与动感.其形态令观者感到作品本身似在作螺旋状的旋动,使运动轨迹所经由的空间都被吸引到雕塑本身之上。这类被称作“螺旋状运动’形式的空间处理,对后来的雌塑创作带来深远的影响。
    以《拭垢者》为代表的一类作品,开创了“球形空间”形式,创造出了真正圆雕的空间概念。
    米开朗基罗的《大卫》,为古典雕塑开创了第三种空间形式—即“扇形空间.形式。
    “螺旋状运动’、‘球形”以及“扇形”三种空间形式,是西方古典雌塑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主要空间形式。
    罗丹的《加莱义民》.对人物敞开式的布局使人们领悟到间隔空间的重要性。它使传统休量与空间的关系倒置,令空间不仅环绕若形体而且还互相渗透。这实际上开启了加世纪雕塑空间革命的先河。
    20世纪科技的发展,尤其是爱因斯坦“相对论,、“时空连续统一论’的提出.令人们大开眼界,导致了人们重新认识世界及宇宙的思潮兴起。现代雕塑力图创造一种类似筑物“围起的空间艺术,以及由此而来的“雕塑空间革命”,无疑亦受惠于新的认识论。
    传统雕塑只是一种独立实体,其所采用的几乎尽是富有外向张力的凸起的形象。通过凸起的形态与体量向四周空间的侵袭,以展示和增强雕塑的生命力。
    现代雕塑则力图创造出一种“围起的空间艺术’,故多采用内向的凹进造型结构.使其四周的反过来侵袭雕塑本身.使向外凸起的形体扩张外袭.同时内凹部分又构成内空间。这种基于凸与凹的理论,被认为是人们对宇宙空间更深刻的理解。对这种凹凸空间转换与结合的探索.逐步形成了现
代雕塑的内涵与外拓性,享利·摩尔无疑是在这一领城内当代最卓越的巨匠。
    立体主义将雕塑定义为体最、容积和空间的艺术。它打开了通向各种主题的道路,并为“全抽象“导航.从而开拓出崭新的局面,使形体能够在空间中自山地相互穿插。
    立体主义艺术家阿基边科,打破了“雕塑乃空间所环绕的实体’这一历史概念,早在20世纪初即开始在人体雕塑上打开透空。阿基边科《行走的少女》,已开始将实体的外部轮廓限定为透空和空间的形态。其后所作的拼贴雕塑,则将雕塑看做“组合空间的构成’,而非旧传统的“组合体量”。利普希茨进一步创作出将虚实颠倒的雕塑.对现代雕塑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。
    构成主义艺术家采用了使雕塑充满着体积相互穿插的手法。具有表现主义风格的意大利人贾克梅蒂则为雕塑指示出“意象空间’,表达出了人物内心骚动的意象。其在对空间的作用显示了存在主义的思想,在形体上显示了对体块和体积否定的迹象。考尔德所创造的“动感雕塑,.开创了雕塑继块状阶段、造型阶段、穿孔阶段、悬吊阶段之后的第五阶段—活动阶段.赋予了雕塑以新的生命和新的空间形式。
    随着人类社会在发展及人类思维的发展,雕塑及其空间理论与实践自然也会随之发展变革。只要雕塑这一艺术形式存在,艺术家们就不可能停止对空间的探索,并以此等求更佳的空间组合形式来表达心灵的意象。

文章转载请注明:曲阳中泰园林雕塑有限公司http://www.lsdk.com.cn/

2018年10月22日 14:04
浏览量:0
收藏